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驚異,還是質疑?——我看亞斯伯理復興(Asbury Revival)(趙炳林)

2023.02.24 February 23, 2023 BH_Editor 事奉篇 , 教會論壇 0
https://behold.oc.org/wp-content/uploads/2023/02/bible-gf6a226c72_1920_jaefrench-678×381.jpg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3.02.24 趙炳林
280+小時的敬拜 2023年2月8日,在美國肯塔基州的亞斯伯理大學(Asbury University)進行的早稌希斕斓哪琳叻窒砹恕罢J罪與悔改”的主題信息之後,學生深受聖靈的感動,決定留下來繼續敬拜。 截止2月20日,此敬拜已經超過280個小時, 1500個座位的禮堂座無虛席,同時從美國各地湧入許多基督徒,排起了長隊,要親眼見證這個“亞斯伯理復興”(Asbury Revival)。 從人數上來說,亞斯伯理大學對面的神學院(Asbury Theological Seminary)是美國十大神學院之一,隸屬於衛理公會。華人教會比較熟悉的,內地會戴德生牧師的第五代世孫,臺灣中華福音神學院的現任院長——戴繼宗牧師就畢業於此。 亞斯伯理神學院坐落於聖經帶(Bible Belt)的肯塔基州,信仰淳樸,民風保守,在教會歷史上有數次屬靈的復興。美南浸信會最大的神學院南方浸信會神學院(The Southern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也坐落在肯塔基州,與亞斯伯理神學院相距77英里。 https://behold.oc.org/wp-content/uploads/2023/02/%E5%9B%BE%E7%89%871-1024×512.png 2022 年 10 月,Ryan Burge 根據北美聯合神學教育院校協會
(Association of Theological School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簡稱 ATS) 數據,制圖統計
與美國其他大型神學院不同,亞斯伯理神學院地處偏僻,遠離城市的繁華與喧囂。前幾天我特別聯繫了紐約市一位從亞斯伯理神學院畢業的舊約博士,葉明亮牧師,想瞭解下他對於母校復興的看法。 其中葉牧師提到一點,我覺得很有意思。葉牧師說,在Asbury那裡有一條主街,它可能是全美國最短的。主街上只有幾家商鋪,而且禁止售賣酒精飲料,是一個可以安心裝備神學的世外桃源,屬靈氛圍十分濃厚。所以當葉牧師的女兒在周邊其他的學校讀書時,當地的居民會說:“這些孩子是從holy land(聖地)來的。” 據統計,亞斯伯理總共經歷過8次大大小小的復興,其中1970年的復興影響最為深遠,產生了Jesus Movement (耶穌邉樱#ㄔ]1) 這次的復興,根據當天許多參與聚會的學生在YouTube上的分享,其實那天講員的資訊,並非什麼史詩級、劃時代、讓人眼前一亮,為之振奮的的信息。然而就在這篇樸實無華,認罪悔改的講道後,上帝感動許多年輕的學生自發地留下來。他們一起透過詩歌敬拜,誦讀聖經,認罪陡妫娮C分享,經歷到了聖靈的同在、平安、喜樂與醫治。

Z世代的屬靈奇觀 這次亞斯伯理的復興,之所以席捲網路,許多媒體都爭相報導,其實與社交媒體和手機等設備的普及有關。許多基督徒之所以渴望復興,是因為教會正在經歷肉眼可見的衰落。在上個世紀90年代,廣義基督徒占美國人口總數的90%。而根據最新的皮尤研究調查,目前基督徒只占美國人口總數的64%。(註2) 在100年前的美國,牧師在當時社會中最受尊重,是最值得信賴的群體。然而目前牧師在美國,於許多最受人尊敬的排行榜中,都排在十名以外。(註3)面對事態的炎涼,信仰的不冷不熱,人與人在關係上的撕裂,現實中的沮喪和在教會中經歷的創傷,使得這個時代的基督徒,特別渴望經歷從上帝而來的復興,使上帝的兒女們重新如火被挑旺起來。 而主導這次復興的,大部分是Z世代(在1997年到2013年間出生)的基督徒,也是在美國被譽為自嬰兒潮以來,最不熱衷於教會生活、宗教信仰歸屬最低的群體。據統計, 在美國的Z世代中,34%沒有任何宗教信仰。(註5)然而,就是這群對信仰不太熱衷的年輕人,在橫跨美國的邉邮⒀绯壉⊿uper Bowl,2013年2月12日)與情人節(2月14日)期間,竟然持續不間斷地參與敬拜。 在這個搶奪注意力和流量的時代,這豈不成為了教會界的一大屬靈奇觀。 https://behold.oc.org/wp-content/uploads/2023/02/match-gcfc9f1f49_1920_markito-1024×683.jpg
是在包裝銷售嗎? 然而,就如其他的“復興”一樣,亞斯伯理復興也面臨一些質疑和批評: 有人認為,太快給這一次的現象定調,似乎令“復興”被嚴重地注水稀釋;有人對“復興”一詞深感厭惡,因為近些年來基督徒口中的“復興”,已經在美國主流社會與基督教民族主義深度捆綁;有人否定,因為這次復興發生的場合不對:大學和神學院,嚴格來說不等同於教會,而主耶穌應許建造在磐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的,是教會(參《太》16:18)。 還有人批評,引導這次復興的講員,並不是以嚴謹釋經的方式傳講全備的福音;也有人為在場的學生表示擔心,生怕他們因為外界的過度關注,以及想要扛起復興的大旗,便強撐敬拜到底——所謂的“復興”,有勉強蓄意的成分;更有人憂慮,一些信仰不正的人會混在當中:據報導一些New Apostolic Movement ( 新使徒邉覽/url] )(編註)的支持者,已經成功登陸亞斯伯理。 今日基督徒一方面對於復興充滿渴望,另一方面又對復興心存謹慎和質疑,其實這和我們的時代特徵有關。過去幾十年,由於一些教會和邉铀l的醜聞與亂象,使得“復興與特會”一詞,意涵“捆綁銷售”,成為了教會內打雞血與收割韭菜的盛宴。 然而,參與見證這次亞斯伯理復興的許多基督徒和教會領袖,包括著名新約學者Craig Keener和基督徒暢銷書作家Max Lucado,都感動於這次的敬拜的真實,認為沒有人為編造的假像:在上千人的禮堂充滿著安詳的秩序感,參與的會眾都在專注聆聽上帝在不同人生命中的見證;在口唱心合的詩歌敬拜中,大家彼此相擁,認罪陡妫踔劣腥斯_坦兆约何九c犯姦淫等罪。 許多參與的會眾,不單單經歷從上帝而來的喜樂與饒恕,人際關係上的和解,而且強烈地感受到聖靈的同在。
復興,還是奮興;更新,還是覺醒 https://behold.oc.org/wp-content/uploads/2023/02/mansion-gad2f31fe3_1920-1024×683.jpg 今天的基督徒不但渴望經歷復興,也需要更多更深地瞭解復興。 伊恩默裡(Iain Murray)於經典著作《真正的復興》中提到:在美國歷史上,人們對“復興”這一主題的理解,經歷了截然不同的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17世紀20年代到1858年期間,這其中經歷了美國兩次大覺醒。 當時人們認為,復興是指“在某段特殊時期內,上帝與非凡的方式在祂的百姓中間復興信仰”。但是到了19世紀40年代之後,美國人對於復興進入了一個截然不同的理解階段。這一性質的改變,從辭彙的轉變上就可以體現出來。 當“復興”一詞成了“奮興聚會”,那麼復興就不再讓人驚訝,甚至可以預告。然而“奮興”與“復興”之間本質的區別在於,前者是藉由宗教性的衝動和刻意的組織以保證人的歸信,後者則是可靠的屬靈覺醒現象,是永生上帝的工作與見證。(註6) Joe Carter指出,今天基督徒對於“復興”一詞的使用,需要留意其中的區別,以免產生混亂。當上帝觸動一個人的心時,就會發生更新(renewal);當上帝觸動一個信仰團體時,就會發生復興(revival);而當教會以外的更廣泛的社會受到影響時,就會發生覺醒(awakening)。(註7) 在教會歷史上,1740的第一次大覺醒,直接或間接地產生了幾所常青藤大學,諸如普林斯頓大學、達特茅斯大學和布朗大學,等等。彼時引領美國第一次大覺醒,曾經任教於耶魯大學和出任普林斯頓校長的喬納森•愛德華茲,提出了幾種符合聖經來檢測復興的方式。他認為真正的復興只有通過聖靈才能實現;由聖靈帶領的復興包括以下幾個現象:基督的榮耀被高舉,對撒但勢力的敗壞,人們對聖經的重視,以及對上帝、鄰舍關愛的加增。(註8) 教會歷史上對於復興的定義,雖然有諸多理解的不同。但是伊恩默裡指出,其中的共同點在於:相信上帝在祂話語上永遠信實,相信基督已從死裡復活,相信聖靈已被賜下,相信上帝會確保國度不斷地擴張。(註9)
真正的復興 真正的復興不單單是暫時情緒的高漲,更加不可能出於人為的操縱,只有嚴格遵守聖經,順服聖靈的帶領,才能分辨哪些是假藉聖靈之名,其實出自於魔鬼的工作。真正的復興是上帝的工作,基督徒既不可把聖靈所引發的復興,因著不信與懷疑歸咎於邪靈;也不可把一場滿意的聚會,隨隨便便就冠以屬靈的復興,以至於期待落空產生更大的失望。 真正的復興不是短暫的奮興,真正的復興必然會在個人,教會以及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結出聖靈的果子。真正的復興引導人們對上帝有更深且正確的認識,換句話來說,就是回到上帝的話語,經歷聖靈的帶領,活出門徒的見證。
聖經文盲與復興 https://behold.oc.org/wp-content/uploads/2023/02/people-g375eed75a_1920_StockSnap-1024×684.jpg 目前美國基督徒的聖經文盲率,被譽為歷史以來的新高。(註10) 雖然這次亞斯伯理復興,引發十幾所基督教學校的學生,心裡異常火熱。但是盼望有更多的弟兄姐妹知道,不需要到某個地方,才能經歷被主復興;乃是要在當下的此時此刻,多重視上帝的話語。 與基督建立好的關係,留意聖靈在我們生命中的作為,時刻認罪悔改轉向基督,按照聖經原則,去操練彼此的切實相愛。當我們常住在基督裡時,也許就不會對“復興”顯得大吃一驚。
後記: 從2月21日開始,公共的崇拜將從亞斯伯理大學轉移到其他肯塔基州的地方。亞斯伯理大學會到2月23日,會繼續有晚間崇拜,不過只開放給高中生、大學生,以及25歲及以下的人。(註11) https://behold.oc.org/wp-content/uploads/2023/02/%E5%9B%BE%E7%89%872-3.png 學生和遊客參加了在肯塔基州威爾莫爾阿斯伯裡大學休斯禮堂舉行的禮拜儀式。(照片:David Lorimer / Facebook)

註: 1. http://www.theasburycollegian.com/2023/02/revival-strikes-asbury-once-again/ . 2. https://www.pewresearch.org/religion/2022/09/13/how-u-s-religious-composition-has-changed-in-recent-decades/. 3. https://www.pastoralcareinc.com/statistics/ . 4. https://www.americansurveycenter.org/research/generation-z-future-of-faith/ . 5. 伊恩·默裡,《真正的復興》, 張宇棟 譯(團結出版社,2012),7-8。 6. https://www.thegospelcoalition.org/article/9-things-revivals-america/ . 7. https://www.thegospelcoalition.org/article/campus-revival-yale-today/ . 8. 伊恩·默裡,9。 9. https://news.lifeway.com/2017/04/25/lifeway-research-americans-are-fond-of-the-bible-dont-actually-read-it/ . 10. https://www.asbury.edu/outpouring/ .
編註: 參蘇穎智,《儆醒!提防「新使徒」的偏差!》,2018年9月21日,《時代論壇》。 https://christiantimes.org.hk/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155708&Pid=2&Version=1621&Cid=588&Charset=big5_hkscs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