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Posts published in “公共神学”

祈祷的译文

五,书籍和媒体简介 第707篇 祈祷的译文 我在2009,3,20日在灯与光网站上写了第600篇《虔诚的祈祷》一文,那时以为有些未译出来的外文是法文。到2009,12,15日,我又写了第699篇《祈祷》,并且把原来的pps(配音乐和图画的幻灯片)作为附件,传到灯与光网站上,可以与读者分享。这时我发现原来猜测:未译出来的外文是法文的想法是错了,我想可能是拉丁文或者是意大利文。 我很喜爱这首诗歌,不仅因为他优美动听,纯洁高雅,更因为他表达了我们基督徒的心声,表达了我们向慈爱的天父的倾诉。 但是他的歌词除大部分是英文(有汉语译文)外,还有几句是意大利文,没有汉语译文,就不懂是什么意思。我想要全面理解这首诗歌,最好要把他全部翻译出来。 我先到大学的图书馆去找意汉词典或者拉丁汉词典,结果无功而返,只借到两本简单的意大利文会话书,初步断定未译出的外文是意大利文,对出几个单词,仍然破解不了原意。又到市新华书店去找意汉词典,也找不到,就买了一本意大利文法书,啃了一下,仍然不能解决问题,我想只有以后到南京或上海,可能买得到意汉词典,就能把他破译出来。 最近我的老同学LZZ君,给我一个email问候,我想他学习过拉丁文,拉丁文与意大利文是近亲,请他翻译,也许是‘小菜一碟’。可是他告诉我,这两种文字差别很大,译不出来,这个难度不是‘小菜一碟’,而是‘满汉全席’。我想只有等到沪宁去买词典再说吧。 在2010,1,2日一位韩国弟兄J.David老师来email,探讨圣经的翻译问题。我想请教他,因为我看见他有一个多种语言互译的小的翻译器,也许能把《祈祷》中的意大利文翻译出来。可是他回答说,不能。但他说,他可以请朋友的朋友帮助。结果到了2010,1,7日,仅仅5天时间,他就传过来《祈祷》的全部译文。…

姚凯:再来一碗“基督教牛肉面”——两国论的若干问题

文 / 凯若思 因着近些年中国家庭教会的发展现实,一些人开始关注和谈论改教传统中的“两国论”(Two Kingdom Theory)。但以我有限的观察,人们的很多理解颇有问题:或者直接批判两国论错误且有害,或者认为路德版本的两国论大大不妥,不若改革宗两国论那般合乎圣经及改教传统。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对路德神学的误解与对两国论的误解总是如影随形。 我期待自己今后能以更规范、更为学理的方式来阐述和探讨两国论相关议题。至于这篇随笔,只是要对康来昌牧师曾发表于《教会》杂志上的那篇《基督教牛肉面》 做一点解读的工夫。在我看来,这篇文章已经相当通俗易懂地呈现了真正改教精神中的两国论思想,同时却也如同路德一般,频频遭遇误解。这里面既有康氏(以及路德)行文风格的缘故(背后则是其牧养导向的思考风格),更进一步,实际也关乎改教之“福音再发现”的精髓所在。 本文也可以说是在借题发挥。我不仅意图再次鼓吹康牧师之“牛文”(对有些人来说则是“面文”)所鼓吹的那种两国论,而且还想尝试,有没有可能站在改革宗神学内部,更准确地说是站在新加尔文主义(Neo-Calvinism)的立场上,去煮康牧师这碗牛肉面。最后,要再煮这碗面,实在跟教会的当代处境并一些热点现象有关。以下是内容。…

读圣经的目的

六,读经心得(默想和心声) 第705篇 读圣经的目的 我们基督徒读圣经是灵性生命的需要,因为圣经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是我们灵性生命的粮食。 我们读经不是为了猎奇,不是为了看故事,更不是有口无心地颂读,或者仅仅是一种习惯。 要明确读圣经的目的,最好是反复思想和理解提摩太后书3:16-17节这一段话:“ 圣经都是上帝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 ” 以下把我们对这段经文的一些领会,写出来与读者分享:…

人走到尽头,上帝必开出路

六,读经心得(默想和心声) 第705篇 人走到尽头,上帝必开出路 圣经哥林多前书10:12-13节说:“ 所以,自己以为站得稳的,须要谨慎,免得跌倒。你们所遇见的试探,无非是人所能受的。上帝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 。” 我们人的思想往往会走向两个极端:当平安顺遂健康的时候,我们往往志得气满,自以为站立得稳,要修建通天的巴比塔,传扬自己的名声,以为‘人定胜天’还要与‘天公试比高’,骄傲狂妄得不可一世。但当在现实的面前,碰得头破血流,造成很大祸害,走投无路时,又走向另一个极端,灰心丧气,痛不欲生。 以上的圣经经文教训我们基督徒,不要自以为站立得稳,不要骄傲狂妄。我们实在是有限的人,寿命有限,工作和生活能力有限,耐受恶劣环境的能力有限,知识有限,我们甚至不能使我们的一根头发变黑或变白了,也不能使自己的寿命增加一刻。我们必须谨慎,敬畏上帝,顺服圣灵的带领和引导,追求良善和圣洁,爱人如己,甘心服侍别人;才不致于跌倒。 对于身陷困境的人来说,天无绝人之路,当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必定会有‘花明柳暗又一村’。以上经文明确地应许我们,上帝总要开一条出路,叫我们忍受得住,因为上帝是信实的,他绝不会食言。我们许多经历过世途坎坷的老人,都有一些切身的体会和经验;深切地知道,上帝的恩典,是够我们用的,是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

维基百科:解放神学

解放神学 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主要在 拉丁美洲 天主教 界中成形的一个 神学 主张。其主张信仰 天主 的人(即是“天主的选民们”)应该要关注人间制度的公平正义问题,例如贫穷的世袭化、经济资源的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与…

柯岚:托马斯•阿奎那与古典自然法的巅峰

西罗马帝国灭亡时,蛮族入侵导致大量希腊、罗马典籍被毁,文化受到极大摧残。公元481年,东罗马皇帝关闭了希腊哲学学园,一些学者被迫迁往波斯。后来,希腊哲学典籍在阿拉伯世界得以流传。十字军东征促进了西方社会和阿拉伯人的学术交流,经过阿拉伯人注释的亚里士多德著作遂又流入欧洲。“12世纪时,古希腊、阿拉伯以及希伯来文本的拉丁译本风行全欧,为西方思想家苦苦思索的问题提供了解答。但这些译著——尤其是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也在西方基督教世界引发了一场危机,因为它们中蕴涵的深意似乎是与基督教信仰相敌对的。13世纪的学者试图找到解决危机的办法,他们对往昔的真知灼见细细体会,把它们融入全面的思想体系中,作出了伟大的系统性总结。” 于是天主教神学逐步从教父学发展为经院哲学,托马斯 #8226;阿奎那(St. Thomas Aquinas, 1226—1274)借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来解释天主教神学,创立了精致、系统的经院哲学体系。天主教学者中一直存在柏拉图主义与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对抗,前者带有神秘主义和出世色彩,后者则更为贴近经验主义。而奥古斯丁与阿奎那的区别也恰如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区别:奥古斯丁的文风是华丽和富于诗意的,每每有第一人称的直陈内心的叙述,论证多使用隐喻手法。阿奎那的文风却是枯燥少修饰的,论证按部就班,一板一眼,而且从不使用第一人称。 经院哲学因其发源于教会学校而得名,据罗素的概括,狭义的经院哲学早在公元12世纪初叶便已开始了,在学术上它具有一些鲜明的特征。第一,局限在正统教义的范围之内,学说是否合于正统教义要受宗教会议的评判;第二,12、13世纪以后,正统教义逐渐奉亚里士多德为最高权威,柏拉图不再居于首要地位;第三,推崇“辩证法”和三段论推理,烦琐好辩;第四,最初开始于对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对共相问题的争辩,但后来并不局限于争论共相问题;第五,过分强调“辩证法”推理必然产生的结果,漠视事实与科学,在仅凭观察才能决定的事物上偏信推理,以及过分强调语言上的区别和其精微意义。 阿奎那即为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1879年教皇列奥十三世敕令所有教授哲学的天主教文教机构必须把阿奎那的哲学体系作为唯一正确的体系来讲授,这一敕令至今仍然有效。 1323年,阿奎那被教皇封为“圣徒”。在天主教教会与欧洲世俗诸侯争夺控制权的斗争中,阿奎那借用亚里士多德哲学将希腊自然法改造为体系精致的神学自然法体系,为教廷主张普世教权提供了有力的学理支持。…

凯文·德扬:两国论神学和新凯波尔主义

拔摩的海岛 这周我有几天在正统长老会(OPC)家庭营会作讲员。参加这次营会的人很出色,神学素养很高。当天的会后讨论集中在两国论神学和新凯波尔主义上(我知道,这听起来很像你们的家庭营会)。 大致说来,两国论的人相信有两个国度,今世的国度和基督的国度。身为基督徒,我们有双重国民的身份。此外,我们不能期望自然领域看起来像恩典领域(译按:指蒙救赎的领域,即教会)或照着恩典领域的方式运作。我们生活在这两个国度的张力之中,不应该试图改造这个世界的文化,使它变成我们主的国度,而是应该把焦点集中在“教会之为教会”的事上,让正式按立的牧者带领教会,并透过一般的蒙恩管道来牧养。 另一方面,新凯波尔主义(荷兰神学家、政治家凯波尔 的思想传人)则主张,这世界的每一寸土地都属于基督。因此,祂的主权必须彰显在政治、艺术、教育等所有的领域。因为基督的工作不只是拯救罪人,也要更新整个宇宙,我们应该努力改变这个世界,并改造文化。 我不喜欢那些主张“第三条路”的人,他们总是把自己放在这两个极端的中间,认为自己的立场才是明智的选择。但是我必须承认,上述两种取向——两国论神学和新凯波尔主义——都有一些看似合乎圣经、也看似危险的要素。 两国论的优点: 强调教会和一般的蒙恩管道(例如:讲道,圣礼)。 合乎现实地评估这个堕落的世界,指出乌托邦理念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