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Posts published in “文化基督化”

林慈信博士:省查“内在医治”与“释放事工”之存在问题

《林慈信博士“心理学与圣经”研讨会系列报导》三之三 改变字体大小 许多自尊运动的推行者同时也宣传所谓“心想意成”的能力,即你所想的就能发生,心灵可以控制物质。对此,林慈信博士强调这是惟有上帝能做到的,只有祂是“凭己意行万事”的主(弗1:11)。然而这在坊间盛行、近似催眠的自我激励方式也在教会内逐渐流行。 林博士指出“催眠和冥想是新纪元运动者常用来帮助人提升自信的方式。”而在心理学治疗上已广泛使用的催眠术,如今也以另一种面貌进入教会,就是许多人都听过的内在医治。 内在医治的前身是记忆治疗(Memory Healing),为美国人Agnes Sanford在1950年代结合“基督教科学会”(Christian Science)和“新思想”(New Thought)等类邪教的“信心治疗”和容格派心理学的部分观念,如内在孩子(Inner…

从山水艺术中能否找回中国的传统?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傅适野 2016-12-19 11:53 来源:澎湃新闻 字号 12月18日,由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主办、王纯杰策划的“山水社会——测绘未来”主题展览从威尼斯、重庆、西安、上海,抵达了巡展的终点站北京山水美术馆。同一天,由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与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合作的名为《山水社会:一般理论及相关话题》的论坛在北大静园举行,社会学、人类学、哲学、艺术史、经济学等不同学科的学者,围绕着山水社会展开讨论。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5/351/835.jpg 海报…

渠敬东:“山水”没落与现代中国艺术的困境

   1854年,梭罗写了本大家耳熟能详的书,《瓦尔登湖》。五年前,他写过一本政论,《论公民的不服从义务》。对于“公民的不服从义务”这个话题,历来我们都从政治权利的角度来理解。    殊不知,《瓦尔登湖》的写作,即是对五年前这一政治主张的丰富和解释。这意味着什么呢?《瓦尔登湖》所要表达的,当然不是纯粹政治领域的事情,梭罗所说的公民不服从,并不可以完全理解为一种不服从的政治权利,相反这意味着,在美国文明的基础中,存在一种内在的自然王国;每个人的内心里,都有一个不能僭越的自然的存在。    所以,梭罗在《瓦尔登湖》里讲了一句话:“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与这个王国相比,沙皇帝国也不过是一个卑微的小国,犹如冰天雪地中的一块小雪团。”他也说过:“天空既在我们的头上,又在我们的脚下”;“人生如果达到了某种境界,自然会认为无论何处都可以安身”。    梭罗的这种说法,恰恰印证了在整个19世纪中期以来,在马克思所说的物化世界里,以及后来像弗洛伊德所说的文明压抑的世界里,都必须为人们留出一个独立的自然世界。人们可以不完全听命于这个现代世界体系的摆布,不彻底服从于现实的世界。   …

周联华牧师95高寿之际 结合中国传统《易经》文化发表“易的神学”

周联华牧师90岁高寿时的资料图片。(图:怀恩堂) 周联华牧师90岁高寿时的资料图片。(图:怀恩堂) 2015年3月4日,台湾教会为周联华牧师95岁高寿感恩献诗。(图:视频截图) 2015年3月4日,台湾教会为周联华牧师95岁高寿感恩献诗。(图:视频截图) 周联华牧师是台湾资深的教牧、神学家,服事六十多年来在讲道、译经、著作、教育、神学、公益慈善等各方面对台湾近代基督教影响甚大。他还曾担任蒋介石家族三代的家庭牧师,亦是张学良的牧师和教师,牧养对象从政府高层到普通平民都有。 今年3月7日,是周牧师95岁高寿,服事时间也超过一甲子的时间,因此台湾浸信会神学院为此于3月2日至4日举行“周联华牧师与台湾近代基督教”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第一天即3月2日下午,周联华牧师进行了第一场,也是他唯一的一场专题演讲《易的神学》。 他说,中国《易经》乃是天下第一大经,其中包含“变易”、“不易”、“容易”、“交易”、“更易”五种意义来阐明神学的解释,分别是“无易为有的圣父”、“道易肉身的圣子”、“一易为多的圣灵”、“善易为恶的世人”、“容易交易的救恩”、“一易为众的教会”及“更易为新天新地”共七大点。 据台湾《基督教论坛报》消息,周联华牧师当天深入浅出的阐释了“易的神学“:这位不易的圣父从无中创造了”万有“的主宰;道成肉身的”圣子“耶稣,在会堂教导人,宣讲天国的福音,又医治各样疾病和行善事;后来圣子的门徒在传教时也用同样的方法,就是建学校、设教会,帮助设立救济机构等。他也提到耶稣不但带领彼得,也带领约翰,使教会能思想上帝的羔羊如何为人的罪被钉在十字架上,更有保罗想到耶稣在十架上为我而死,这都是主的恩惠不是人的行为,而因信方能得救、称义。他们三位缺一不可,单但世人却偏颇各有所好的成为天主教、东正教和更正教;使徒信经说:”大而公之教会“,教会应该不分派分宗的。 但不管怎样,如今耶稣基督的教会易经发展到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都是基督徒了,这不是“一易为众的教会“吗?周牧师说,启示录的结尾不断说”来“,启示录作者不断告诉我们这是大结局了,只有名字也在生命上的人才能进去。不论中间发生什么事,这是完美的结局。…

简论宗教改革对教会音乐影响

LukeLam ] 前言 : 在历史上,宗教改革不仅对教会和信仰进行革命性的改造,同时也在社会文化、政治、经济、艺术等领域产生巨大影响。我们从宗教改革对文化的影响可以看出,宗教改革并不反对艺术,虽然在宗教改革期间曾出现过因反对宗教圣像而将其毁掉的行为。而在欧洲艺术史上,文艺复兴到巴洛克时期无疑是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音乐和其它艺术的发展因素是多维的,但在这段时期,我们不难看到宗教改革对音乐发展的特殊影响。本文试总结宗教改革中一些对教会音乐发展有影响的观念,并阐明其对当时和后来一段时期内音乐发展的影响。 一 解放的祭司 在圣经旧约中,祭司作为神人关系的代表出现在社会宗教礼仪上。他们除了替以色列人献祭赎罪、治病洁凈外,还在各种节日上主持敬拜上帝的活动。在尼西米记十二章里,我们从耶路撒冷新城墙的奉献典礼中看到一点以色列在重大节日歌颂赞美的热闹。据记载,希伯来的宗教音乐既有乐器伴奏,也有歌舞,形式热烈响亮,激情洋溢。这与欧洲大多数宗教音乐的内敛沉思的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然而在细心考察之后,一种更鲜明,甚至有点扎眼的对比随即令我们进入了一个严肃的思考气氛:在尼西米 12…

李铁:你所不知的中国教会大学

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中国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是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而实际上,中国最早的大学是美国长老会在山东登州开办的登州文会馆。登州文会馆原是一所小学,后演变为教会中学,1882年登州文会馆正式升为学院,北大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则成立于1898年。   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讲,教会大学只在香港和国外才有,而对中国近代史上的教会大学,则相当陌生。当一些人听到东吴大学、金陵大学、之江大学这些名字的时候,还以为是今天的一些民办的野鸡大学呢。而实际上,在整个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这十几所教会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中举足轻重的力量,为中国融入现代文明,为教育和社会的现代化都居功至伟。这些教会大学培养出的学术大师的人数,学生的成材率,今天中国的任何一所大学都难以望其项背。只是在1952年的那次全国院校大调整中,教会学校都集体消失了。   19世纪晚期,西方基督教会开始在中国创办一些高等教育机构, 到了上世纪20年代之后已蔚为大观,包括新教创办的燕京大学、圣约翰大学、齐鲁大学、沪江大学、金陵大学、东吴大学、福建协和大学、岭南大学、华西协和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等13所和天主教创办的3 所。教会大学已经遍布华东、华北、华南、西南各地。   近日,香港浸会大学公布了2010年的招生计划,今年将在中国大陆招收140名本科生,除了高考成绩要达到重点本科线以外,还要求严格的面试筛选,每年的学费和住宿费一起,也要86000港币。而在一百多年前,中国的这些教会学校则要“优惠”太多。很多学校招收贫困家庭的子弟甚至是无家可归的小乞丐,学校不仅免收学费,还提供膳宿生活甚至路费。而教会大学,除了一小部分学费收入,绝大多数开销都来自于海外教会和私人机构的捐赠。教会大学还积极争取国外教育机构的资助。如密苏里大学为燕京大学新闻系提供赞助;康奈尔大学和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为金陵大学和岭南大学的农业科学提供赞助;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齐鲁大学、圣约翰大学和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医疗培训等。   教会大学最直接的贡献就是把现代教育模式移植到了中国。几千年来,中国沿袭的官学、书院、科举等传统教育模式都与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相去甚远,无法培养起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人才。而教会大学的进入,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的中国塑造了仿效样板,使中国高等教育迅速融入了现代高等教育的大潮。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教会学校自然也有着先天的优势,他们开启了中国近代海外留学的先河。1846年 美国传教士布朗将马礼逊学堂的3名高年级学生容闳、黄宽和黄胜送到美国求学。由于这3位学生都是穷苦人家的子弟,教会在他们留学期间还给他们的父母寄赡养费,为期不少于两年。后来除黄胜因病回到香港外,黄宽和容闳都学成回国,黄宽成为了经过医科大学正规训练的第一位中国西医。而容闳,从耶鲁大学学成归来后,致力于派遣幼童赴美留学的教育计划。后来,他先后带领了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自由与爱:对《卡拉马佐夫兄弟》的解读

邵铁峰 摘 要 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一书中,陀思妥耶夫斯基以“自由”与“爱”为主题,对伊凡的精神世界做了剖析与回应。基督教的自由与爱皆来自于上帝信仰:自由来自于上帝的赐予,正是在作为义务的自由中,体现出了人的神性尊严与上帝的真理;基督教的爱以人的神性为依据,规定了这种自由,从而指向天上的幸福。相反,伊凡在对自由与爱的构建中则以人取代了上帝的地位,以人性为依据,追求地上的幸福,最终暴露出自身的无根基性,这种理性也走向了虚无主义的伦理学。在此意义上,遵循两种不同的自由与爱,导向的就是人神与神人之间的冲突,而人神的破坏性反过来凸显了信仰的神秘主义根源的合理之处。 关 键 词 自由 爱…

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基督复活主题

梁 坤* 在启示录精神的感召下,20世纪俄罗斯文学将重寻上帝、复活耶稣基督的本原精神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耶稣基督成为诸多文学作品的主人公,这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如此多样而强烈的基督学倾向似乎是从文化内部克服19世纪以来俄罗斯宗教危机的一种表现。它将俄罗斯文化转向自己原初的理念和渊源,倾注着最后的希望。 20世纪 俄罗斯文学 基督复活 在形而上的层面,20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同样深刻地体现了俄罗斯思想的终极性与末世论的特征。在无神论时代,在听不到教会声音的地方,在全球性的自然与人的灾难性的、启示录的背景下,文学“先知们”借用福音书的叙事又不拘泥于传统,融入“基督教的革新者”的“新基督教意识”和对时代的思考,纷纷撰写自己的“福音书”,创造新的“伪经”,试图在自己的作品中实现耶稣基督的复活,呼唤仁慈和悔罪,进而将人们汇聚到基督的真理的道路上。由此形成了世界文学史上一道的独特景观——耶稣基督成为20世纪文学作品的主人公。 一 从思想渊源上看,俄罗斯人观念中弥赛亚主义这一历史的基本主题直接导源于对耶稣基督复活理念的执著。俄罗斯东正教是民族文化和基督教教义共生的一个范例。基督教从988年被引入罗斯,其洗礼、教理、礼仪和圣像强有力地塑造了民族精神,并进而成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农民基督教的倾向是将福音书作为日常导师。无论是从接受史还是从精神气质的认同方面,强调复活的约翰福音在斯拉夫东正教传统中不是“第四”、而是“第一”福音。根据圣基里尔的冗长的传记,斯拉夫的启蒙者正是从约翰福音开始将福音书译成斯拉夫语,从而开启了在俄罗斯极其普及的福音书原型,复活因而成为东正教的基本主题。…

王志勇:赠范亚峰君

-王志勇- 磨剑十年心彷徨,未能除魔心已伤。 凄风苦雨独向晚,鸦鸣一声泪沾裳。 蝴蝶难圆人间梦,腐儒不可论短长。 释迦牟尼今何在?惟有孤鹫泣大荒。 迷梦醒来是早晨,如今应知鬼打墙。 驱除魔鬼靠真道,耶稣基督是大光。 神爱世人遣独子,道成肉身人间降。 圣哉圣哉真圣哉,马糟之中放光芒。…